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茶科普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绿茶篇③——黄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六安瓜片

2023-08-20 17:42 分类: 红茶 阅读:688
 
2022年11月29日,我国申报的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项目,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,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为增进民众对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认知,提高对涉茶非物质

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自觉性,增加民族自豪感,增强文化自信,接下来我们将陆续与大家分享39项传统制茶技艺及5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、六安瓜片的制作技艺。

【黄山毛峰】

黄山毛峰产自安徽省黄山市。清代光绪元年,徽州漕溪人谢正安在当地创办“谢裕大茶行”,他带领家人在清明前后摘取肥壮的芽叶,制成形似雀嘴的茶叶。由于该茶“白毫披身,芽尖似峰”,故取名“毛峰”。

毛峰茶深受各界喜爱,远销海内外,其茶叶种植区扩展到整个黄山南北麓,故改名为“黄山毛峰”。

黄山毛峰一般采摘清明至谷雨期间的鲜叶,以一芽一叶为标准,当地称之为“麻雀嘴稍开”,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分级、摊青、杀青、摊凉、揉捻、初烘、回潮、足烘、整理、焙香。

其中,杀青是制好黄山毛峰的关键工序,用深底平锅(俗称“桶锅”)进行,下锅时锅温约150℃,每次投入鲜叶后迅速用双手翻炒。

制成的黄山毛峰条索细扁,形似“雀舌”,带有金黄色鱼叶,色泽嫩绿微黄而油润,俗称“象牙色”,香气清鲜高长,滋味嫩鲜醇厚。

【太平猴魁】

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(原太平县)。其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,时有茶商将尖茶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,高价销售。家住猴岗的王魁成受到启发,认为可以从采鲜叶开始精挑细制,于是在当地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,精制成茶。因太平县猴坑、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优异,又因该茶技艺的首创者名“魁成”,因而以“太平猴魁”命名。

太平猴魁的制作技艺包括拣尖、摊青、杀青、整形、子烘、老烘、打老火、装桶。

拣尖有“八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【1】龙井茶:绿茶界的宝石(龙井是绿茶吗

如何用绿茶制作美肌面膜(怎么用绿茶做面膜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    暂无相关内容

关注我们

    二维码

文章标签

< > Popup Image
返回顶部